山东记忆 梦笔小说>历史穿越>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> 第818章 荆州俊才上
    ps:强烈推荐常欢乐的《超级暧昧高手》,这本新书里常欢乐将以十足的诚意,勾勒出十多个风情各异的女子,跟她们的暧昧各自不同,保证喜欢看类似戏份的读者能看得爽。

    在荆州各个城池里,唯一难以攻打的便是大将文聘镇守的石阳城。

    吕布派周瑜领五万人马前去攻打,文聘坚守不出,周瑜屡攻不下,攻打了将近一个月都没有攻下。

    吕布顿时想起了周瑜当年领军攻打曹仁防守的南郡时的情况,不得不发出感叹,周瑜善水战而不善攻城,吕布自己亲自前往,周瑜则先回洛阳休整半年,再去东海水师上任,准备攻取夷洲岛。

    吕布亲自到来,人的名树的影,文聘自觉不敌,此时又收到当年在南阳宛城的好友黄忠、李严等人的来信,他深感自己对袁绍的效忠已经仁至义尽,没有必要再坚持下去。

    文聘出城纳降,吕布亲自把他搀扶起来,软语抚慰之,并任命文聘去镇守最靠近益州的宜都城,以示对文聘的信赖,但文聘听受朋友的建议,一直说自己才疏学浅,不堪担当此大任,决心还是按照中央军新进的降军军官的标准去学习,一半时间在洛阳的中央大学堂军事学院学习系统的军事知识,另一半时间在军中实践和整风。

    半年后,文聘重复信心,代替张任坐镇宜都。

    荆州诸将里面,还有一人得到吕布的器重,他就是在历史上对刘表、刘琮父子忠心耿耿的王威。当初刘琮听从蔡瑁、张允的意见,决定投降曹操时,王威曾向刘琮献计道:“曹操得知将军既降,刘备已走。必然解弛无备,轻行单进;若给我数千奇兵,于险地加以邀击,必可擒曹操。擒曹操即能威震天下,坐而虎步,中夏之地虽广。可传檄而定,这不只是收一胜之功以保守今日而已。今此难遇之机,实不可失。”可惜刘琮不纳其言。

    王威在这一世在袁绍的麾下并未得到多大的重用,但他对袁绍父子的忠心堪比那一世对刘表父子的,直到听说袁绍父子全都死亡的消息后,又被文聘努力说服,王威才决定为了家族利益,投靠吕布。

    吕布对王威的将才并没有太大期望,他当年劝刘琮的计策实际上是在赌博。如果赌赢了固然好,赌输了刘琮满门抄斩,而且赌输的可能性很大,王威这种弄险的做法,吕布过去可能会赞同,现在却更倾向于诸葛亮那样的谨慎,家大业大了,还真有点输不起了。

    王威归降吕布后。向吕布举荐了一个人,刘廙。字恭嗣,南阳人,为政主张先刑后礼,且通天文历数之术,吕布的幕府里现在缺少这样的天文历数人才,所以待他深厚。

    吕布以雷霆之势。彻底铲除了袁绍,荆州归于中央朝廷之下,荆州的人才都陆陆续续地被人举荐或自荐到吕布的幕府。

    第一个是辛毗,字佐治,颍川阳翟人。当初,辛毗跟随其兄事袁绍,后来他发现袁绍“外宽内忌,好谋无决”,难成大事,就劝哥哥辛评离开袁绍,另谋高就。但辛评感念袁绍的知遇之恩,不愿背弃,辛毗因这个缘故,也只好违心事袁。后来袁绍被吕布屡次打败,辛毗更加失望,在吕布的暗中拉拢下,和荀谌、郭图等颍川派一起,陆陆续续地,都成为了中央朝廷在荆州的内应。

    辛毗的哥哥辛评对袁绍愚忠,袁绍死后,追随袁谭,却未能识破吕布的计策,跟着袁谭前去救援江陵城,惨遭中央军三路大军伏击,死于乱阵之中,后来辛毗到前线觅得兄长的尸首,吕布感念辛评的忠义,给他厚葬之礼,其实都是看在辛毗的面上。

    辛毗此人的才干在历史上并未有太大出彩,但他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都挺关键的。

    建安八年,袁谭被袁尚打败,困守平原,走投无路之际,采纳谋士的建议,派辛毗为使者,向世仇曹操请降,辛毗却乘机投降。辛毗归曹后,他首先向曹操分析了袁氏兄弟反目成仇的个中缘由,并建议曹操趁机出兵河北。此举奠定了两袁灭亡、河北归曹之基。

    建安二十一年,曹操自进爵为魏王。辛毗以汉议郎、侍中身份兼任魏王侍中。当时在立谁为魏王太子这个问题上,曹操一度犹豫不决。曹丕以年长得立,曹植以才高得宠,文武大臣又各有所向。辛毗坚持以国立嫡长的礼法,坚决支持册立曹丕。次年,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。

    魏明帝青龙二年,蜀汉诸葛亮六出祁山,大举伐魏,明帝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抵抗。两军对垒,司马懿以逸待劳,诸葛亮屡次挑战他都置之不理。后来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穿的衣服,以此来刺激他出营作战。魏军众将都以此为耻,要求出战。司马懿上书明帝,要求出战,被明帝拒绝。明帝惟恐众将不听调度,就派辛毗为使者,持节赶赴魏军大营,遏制诸将行动。将领们都因辛毗素以刚正、执法严明而不敢轻言战事。司马懿屡次请求出兵,都被辛毗严辞拒绝。两军在五丈原对峙三个多月,诸葛亮欲进不能,欲退不舍,后操劳成疾,病逝军中。可以说是辛毗配合着司马懿把诸葛亮熬死的,诸葛亮死后,蜀汉一蹶不振。

    吕布以辛毗之明断,任命他为大司马府东曹掾,给予了极大的信任,辛毗也感激涕零。

    吕布见过辛毗的女儿辛宪英,不只是聪慧,而且小小年纪就出落得亭亭玉立,吕布自然不会对这个几岁大的小孩感兴趣,他是给自己的儿子做预定的,十余年后,哪个儿子有望继承他的位子,吕布就让辛毗把女儿许配给他。

    辛毗之后,过来归顺的是韩嵩、傅巽。

    韩嵩,字德高,义阳人。少时好学,虽贫而不改易其操守。韩嵩知世将乱。故不应三公之命,只与同好数人隐居于郦西山中。黄巾乱起,韩嵩避难南方。

    在那一世,刘表逼其以为别驾,转从事中郎。刘表郊祀天地,韩嵩正谏不从。渐见违忤。后又奉使到许都见曹操,以观虚实。韩嵩回来后,深陈曹操威德,请刘表遣子入质。刘表疑韩嵩反为曹操做事,大怒,欲杀韩嵩,然而刘表之妻蔡夫人劝谏道:“韩嵩,在荆楚地区很有声望,况且他说话坦率。诛杀他是没有理由的,刘表又考杀韩嵩之随行者,知韩嵩并无他意,方才止息。荆州平,韩嵩有疾病,就在所拜授大鸿胪印绶。

    在这一世,袁绍也逼其为从事中郎,袁绍素有野心。也曾在江陵郊外祭祀天地,而祭祀天地乃帝王之责。袁绍此举悖逆,韩嵩劝谏,袁绍不从,且对韩嵩倍加冷落。此后袁绍派韩嵩前去洛阳朝见天子刘辨。韩嵩在出发前先表明,若是袁绍非要派他前往,若天子赐其官职。则自己不再为袁绍所用。后果如所言,吕布吩咐天子刘辨拜韩嵩为侍中,迁零陵太守,韩嵩回来后不断称道朝廷、吕布之德。袁绍却以为其怀贰心,将斩韩嵩。韩嵩大叫:“将军负嵩。嵩不负将军!”幸得蒯良、蒯越兄弟劝解,韩嵩方才无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