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记忆 梦笔小说>历史穿越>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> 第487章 重修长城
    一场大战结束了,拓跋鲜卑部落四万精壮男子,战死五千多人,剩下全被俘虏。

    吕布派张辽统领两万人马,在二千鲜卑降兵配合下,火速赶往拓跋部落,拓跋部十六万部众在中央军的威逼利诱下,迅速内迁入塞。.

    紧接着便是对拓跋鲜卑部的彻底汉化,那些拒绝被汉化、没资格被汉化的部众全部都发去筑城修路,剩下的部众里挑选四千精壮男子暂时编入中央军的外编匈奴兵团里,其他的或继续放牧,或转作耕种。

    吕布在这一场战争中,不仅把贻害后世的一个祸害消除掉了,还获得了七万多匹良马。

    吕布从这里面优中选优,挑选了一千匹发给各地牧场改良品种,又优选了四万匹战马补入中央军,确保每一个师都至少有一个骑兵旅,其他步兵旅里都有一个骑兵营,而且隶属于骑兵队伍的战兵、辅兵都有战马,同时确保每个步兵队伍都有相配套的马车,好让刀盾兵、长枪兵、弓弩兵、器械兵、工兵、医护兵、辎重兵等步兵兵种能跟得上骑兵行军的步伐。

    吕布已经在努力把中央军打造成一个反应快速、行军快捷、能够施展闪电战术长途奔袭战术的军队。

    那些伤了腿无法行走的战马只能杀掉做军粮,但那些还能行走但在其他方面被淘汰掉的战马,吕布也没有卖给其他诸侯,他把这些战马都给了地方郡县兵、中央大学堂军事学院以及各级中学、小学做训练用马。在无法短时间内实现机械化的现实情况下。吕布继续大兴马政,来提高整个民族的生存效率。

    西部鲜卑大人置鞬落罗得知拓跋部被吕布全歼、拓跋部头人拓跋诘汾被吕布击杀的消息,大惊失色,他很清楚拓跋鲜卑的战力,四万拓跋骑兵可抵得上十四万匈奴骑兵,却被吕布轻松写意地击败,而且整个部落都被吕布强制内迁汉化,吕布的战力必须要重新估计。

    置鞬落罗跟其他几个大部落头人派人入塞打探,把吕布中央军横扫白波、黑山、南匈奴、董卓、五州世家叛军、青州黄巾的消息查的一清二楚,看罢吕布既往战绩。置鞬落罗等鲜卑大帅们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气,若是吕布不顾一切地领军出塞,找他们决一死战,恐怕整个西部鲜卑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。

    按照置鞬落罗长子蒲头的意思。大会鲜卑东部、中部、西部诸部落,共尊魁头单于为大单于,团结一心,共同针对吕布,可置鞬落罗在此之前跟着檀石槐屁股后面出生入死,现在混出头来,自领西部鲜卑已有多年,自以为是西部鲜卑的单于,不想再把檀石槐的孙子捧在自己头上,便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。

    西部鲜卑这些大人小帅在一起商议的结果是。暂避吕布的兵锋,退到阴山以北,引诱吕布大军出塞,疲其兵马,断其粮道,然后纠合西部鲜卑所有人马,毕功于一役,彻底将吕布击溃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置鞬落罗这些人的计谋狠毒,但他们忘了,现在已近寒冬。吕布是不会冒险出塞的,即便出兵也要到了明年春暖花开的季节。

    置鞬落罗等人领兵退出阴山,吕布便乘势派兵占据了阴山山脉相连的许多关隘,那些关隘都是秦皇汉武帝时期修筑的,却都被东汉朝廷给废弃了。吕布重新派人修缮起来,派兵把守。每个关隘都至少派驻了一个营的兵力,五百战兵、五百辅兵,一千人马占据要塞,即便鲜卑十万精骑攻来,也可坚守到援兵到来。

    因为这些关隘是秦汉长城的一部分,若是只修关隘不修长城,鲜卑人亦会顺着长城决口而进来,到时好不容易打造好的塞上江南又会被战火毁掉,吕布现在四面环敌,没法动用所有大军跟塞外鲜卑决一死战,只好征调冀州、并州那些已经播完麦子的农夫前来河套地重修秦汉长城。

    吕布不是没想过,放着垮塌的长城不修,以骑兵对骑兵,将草原上的异族平灭掉,但现在条件并不成熟,吕布没办法放着冀州不关深入塞北灭了鲜卑灭丁零,便是当年的曹操统一北方也只是击败乌桓了事,剩下的时间是派人抵御鲜卑,吕布在扫平中原之前是不想继续对塞北兴师远征,因为得到阴山以北的草原根本缺乏耕种条件,也根本没有一个现有的城池可供戍守,徒耗兵力而已。

    在冷兵器时代,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,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。吕布在长城后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,这时的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,而是攻击起始线和交通线,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,前线在长城以北一千公里。在这个冷兵器时代,游牧骑兵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,但是对于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,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的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。吕布主意已定,先把长城修缮好了,不让草原的狼窜入汉人的屋子,等把屋子里面的其他土狼消灭完,再去草原杀狼。

    秦汉长城在河套地区纵横有一千多里,多半修筑在山峦北坡,依山就险,因坡取势,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,山地则多用石块或土石混筑,登高一望,长城顺着山势上下,状若游龙。

    从光武帝开始的错误的对外政策,导致长城被放弃多年,纵然大将军窦宪击溃北匈奴亦难挽回边境防御的颓势,因为朝廷当政的是那些世家大臣,他们勇于私斗怯于公斗,丝毫不重视对异族的打击,经过二百多年的风吹雨淋,一般石砌长城保存尚好,土筑城垣多数毁坏,土石混筑的城墙,由于多年风雨的侵蚀,已经坍塌过半。

    幸好重修的长城只占万里长城的十分之一,而且大半基石都在,吕布调动四十万民夫,用了一个冬天,就把主体部分修缮完毕,剩下的细节部分便有河套地区的边民参与修缮,冀州的民夫领了工钱,各回各家。

    长城上的旧时关隘和烽火台全部整修完善,依托长城而建还有许多边屯民户居住的城邑。

    修整好的长城外高两丈,内高七尺,顶宽九尺,底宽一丈,墙体多以青色大石叠压砌成。这些大石都是筑城的民夫和驻兵把附近的山石一块块切割下来,磨平后砌在城上,每块石块都是数十斤重,这样干砌起来的长城,历千年而不塌

    。在城墙内侧,每隔两里设一座烽火台,每个烽火台上驻扎一个伍的兵丁。

    吕布对匈奴人进行的强制汉化,使得原来投降的部分匈奴贵族无法忍受自己地位被剥夺,便起兵造反,而原先的护匈奴中郎将朱灵早就接到军情司的密报,以雷霆手段扫平了那些叛乱的匈奴贵族,那个有名无实的匈奴单于呼厨泉被迫屈服现实,苟活在邺城的一个府邸了,数年后酒色无度而死。

    匈奴人被强制汉化后,匈奴作为一个部族已经不复存在,朱灵的护匈奴中郎将便迁为护鲜卑中郎将,专司招抚那些愿意从塞外内迁到塞内接受汉化的鲜卑人,领两万人马守在朔方郡郡治凌朔城。